“看懂”分数线 才能上个好高中 | 一统线、二统线,到底什么意思?怎么用?

“一统线、二统线是什么意思?”“为什么有的学校有,有的学校没有?”

以上是大部分家长对“分数线”的疑惑

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两个分数线,它们还涉及到了石家庄中考一项重要的招生方式和政策——分配生。只有看懂了分数线,才能最大限度地做好升学规划!

即一次统招分数线,只有省级示范性高中才有一统线和二统线,普通的高中和民办高中是没有的。

而省级示范性高中分数线之所以会有一统、二统之分,是因为他们要录取分配生!

在中招录取时,省级示范性高中80%的招生计划是分配生,录取时的最低分数线是一统线下50分,且要优先录取。为了录取分配生,必须确定一个一统线。

举例来说明:假设A中某年招生计划为1000人,除去分配生和部分非统招的招生名额,统招指标是10%即共100人,那么在中考第一志愿填报A中的考生中,按照成绩高低进行排序,第100人的分数就是该高中的一统线。

然后在这个分数线基础上降50分录取分配生,录取时是在某初中学校填报该高中分配生志愿的考生中,按照成绩从高到低录取,直到这所初中学校拥有的A中分配生名额用完或在校符合分配生录取条件的生源都录取完。

为什么一直在强调“用好分配生政策”?因为分配生名额不是全是排队,而是各个学校各自排队!举个例子……

石家庄二中分配给某学校10个名额,这所学校所有报考二中的学生进行排队,录取前十名。而这前10名,必须在一统线下50分的区间内。

假如第八名就已经不在50分之内了,那就只录取前7名。

假如一所学校一统线是600分,不同学校的考生进入这所学校的分数,可能有的550分就能进,可能有的570分也进不去。

这就要看学校分配生的名额有多少,以及这所学校考生的分数。这也是分配生政策的意义所在,它平衡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。

有的初中学校由于整体成绩水平不高或志愿填报等原因,分配生生源不足,导致名额用不完,那么多出来的名额,就要回收至统招计划进行二次统一录取。

▲分配生条件及主城区招收分配生的公办省示范高中名单

即二次统招分数线,录完分配生后的第二次统一录取。录取的最后一个学生的分数就是学校的二次统招分数线,简称二统线。

这就是一统线和二统线的来源,而其他普通公立高中及民办高中由于没有分配生,所以分数线没有一统、二统之分。


家长们对报考哪个学校有疑问的,欢迎留言!最后预祝各位考生都能上好学校,得偿所愿!

初升高、中考直通车

扫码关注,实时了解学校动态

咨询交流招生信息,志愿填报、升学择校


阅读4916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